汽车第一丨王毅 10月20日,零跑汽车发布公告称,公司股东、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朱江明、股东付立泉近期在市场上合计认购公司H股324.35万股,平均价格约为每股63.19港元,总金额2.05亿港元。截至当日发稿,零跑汽车股价报收于59.4港元/股,涨幅6.64%,市值842.42亿元。截至2024年8月,朱江明先生、付礼泉先生的累计资产增至8.5亿港元。增持后,他们及公司第一大股东合计持有H股206,949,900股,国家股128,517,800股,占公司总股本的23.59%。此次增持表明零跑汽车业绩的提升,直接体现了管理层对零跑汽车的信心。公司的发展与近期销量的爆发和利润的提高密不可分。从运营数据来看,零跑汽车近期的表现不俗。 9月份交付量达到6.67万辆,同比增长超过97%,创下新车制造行业单月交付记录,也是连续第九个月环比增长。 2025年1月至9月,累计交付39.6万辆,较上年增长129%,年度目标完成率达到79.1%,稳居造车新势力第一,远超小鹏汽车31.3万辆、理想汽车29.7万辆等竞品品牌。销售优势来源于精准的市场定位和产品设计。目前,Leapmo产品线涵盖从A到D四个系列,包括轿车、SUV、小型货车等车型以及纯电动汽车。c型和增程式型,主攻10万元至25万元核心家用车市场。 9月25日,Leopao第100万辆整车正式下线。这意味着Leopao的市场认知度形成了规模效应。 10月,Leopao旗舰D平台和首款D19车型上市,凸显了公司的技术体系和产品设计。进入新阶段,建立了全面多元化的产品矩阵。在盈利能力方面,零跑汽车也在逐步前行。报告显示,2025年中报显示,公司上半年营业利润达242.5亿元,较2024年同期的88.5亿元增长174%。公司今年上半年实现净利润3000万元,而2024年同期净亏损22.1亿元,成为中国第二家上市公司。中国强国在 氖的制造w汽车上半年实现盈利目标。同期,公司毛利率从2024年同期的1.1%增长至2025年一季度的14.1%。业内专家分析,零跑汽车盈利的主要驱动力是销量增加带来的规模效应和成本优化。技术迭代和成本控制是良性循环的。但值得注意的是,目前日本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已超过50%,10万-25万级市场的竞争正在加剧。 Leopao的核心业务仍面临8863万元的经营亏损,需要通过规模效应进一步摊薄成本。而当2026年新能源补贴政策下调时,市场增速可能会放缓,乐跑需要加快产品上市和海外市场布局来应对这一挑战。在发展规划方面,Leapao计划在2025年实现目标。销量提升至58万至65万辆,目前年销售完成率超过70%。产品方面,公司计划2026年推出12款新车型,其中包括高端D系列车型。同时,我们通过全球自学不断揭示成本管理的价值。此外,整体设计也是Leap的第二条增长曲线。 2025年前7个月,其出口量达到2.5万辆。渠道方面,该公司在Stellantis集团的支持下,在欧洲拥有350家门店。它还计划将服务店数量从423家扩大到600家,主要分布在中国二三线城市。虽然朱江明“年安全线销量100万条”的目标还存在一定难度,但考虑到目前市场的销售表现以及未来即将公布的新技术计划,Leopao仍然有增长潜力,有可持续发展的潜力。从长远来看,在这样的环境下,行业平均利润率维持在3.5%,如何保证核心业务的盈利和可持续性,是力宝打破规模与利润平衡的关键。
特别提示:以上内容(包括图片、视频,如有)由自有媒体平台“网易账号”用户上传发布。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。
注:以上内容(包括图片和视频,如有)由网易号用户上传发布,网易号是一个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的社交媒体平台。